您所在的位置: 专家访谈 >> 详情
94
0
院长有约 | 颜军昊教授:破局基层生殖诊疗困境,推动辅助生殖技术同质化发展
聚焦生殖医学前沿,解码孕育生命奥秘。本期“院长有约”栏目,妇产科网特邀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院长颜军昊教授。 作为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他在辅助生殖与优生领域深耕多年,带领团队构建以PGT为核心的一级防控体系,为万千不孕家庭点燃希望。 让我们一同聆听颜军昊教授的从医故事,探寻他在生殖医学技术创新中的突破历程,以及推动基层诊疗水平提升的实践路径。
辅助生殖技术

聚焦生殖医学前沿,解码孕育生命奥秘。本期“院长有约”栏目,妇产科网特邀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院长颜军昊教授

作为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他在辅助生殖与优生领域深耕多年,带领团队构建以PGT为核心的一级防控体系,为万千不孕家庭点燃希望。

让我们一同聆听颜军昊教授的从医故事,探寻他在生殖医学技术创新中的突破历程,以及推动基层诊疗水平提升的实践路径。




妇产科网:

颜军昊教授,请您谈谈从医的初心,以及进入生殖医学领域的契机是什么?

颜军昊:

从医是我自幼根植于心的职业理想,这源于医学世家的熏陶——父母均为医学工作者,让我在成长中对临床医学产生了天然的向往。20余年前,生殖医学尚处于发展初期,公众认知度较低,彼时我在本科毕业后考研,最初填报的是内科专业。

转折点在于陈子江院士从海外归国后急需招收研究生,我借此契机接触到生殖医学领域。在陈院士的引领下,我逐渐认识到该学科的前沿性与社会价值——它能切实解决不孕家庭的核心需求,由此坚定了将生殖医学作为终身事业的信念。



妇产科网:

您长期致力于生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您团队构建了以PGT为核心的一级防控体系,这项技术相比其他防控手段的关键优势是什么?

颜军昊: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技术是结合试管婴儿技术与遗传学诊断的辅助生殖技术,其发展至今约30年。相较于传统防控手段,它的核心优势体现在:


  • 源头精准防控:在胚胎植入母体前,通过体外检测技术筛查遗传性疾病或高风险基因,避免携带致病基因的胚胎着床,从生育起点阻断遗传病传递;


  • 突破传统局限:相比自然妊娠的自然选择或产前诊断后终止妊娠的方式,PGT实现了“孕前预防”,减少了妊娠风险及伦理争议;


  • 社会公共卫生价值:尽管当前技术存在一定费用成本,但从长远看,将医疗资源投入遗传病预防,较疾病发生后的诊疗更具成本效益,正如央视采访中提及的“防患于未然”理念,对降低出生缺陷率、提升人口质量具有战略意义。



妇产科网:

基因编辑、AI等新技术在生殖医学领域快速发展,您认为医院应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伦理规范?

颜军昊:

1、AI 技术的审慎应用:


AI可与辅助生殖技术在胚胎质量评估、促排卵方案优化、临床操作质控等场景结合,提升诊疗效率。


但需明确边界:涉及配子或胚胎的操作必须坚守伦理底线,例如AI对胚胎取舍的判定逻辑需符合医学伦理准则,严禁技术过度干预生殖细胞的自然属性。


2、基因编辑的风险管控:


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尚未成熟,其潜在的脱靶效应、长期生物安全性等问题仍未完全明晰。此外,若将基因编辑用于生殖细胞修饰,可能引发“设计婴儿”等伦理争议,冲击人类社会的道德根基。


因此,对该技术应保持“谨慎乐观”态度,在严格伦理审查和科学验证的前提下探索合理应用场景,避免技术滥用




妇产科网:

山东作为人口大省,基层生殖诊疗水平参差不齐,您认为如何通过规范化培训和技术帮扶提升基层医生对常见生殖疾病的诊断和处理能力?

颜军昊:

山东省基层医疗面临“人口基数大、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提升基层生殖诊疗能力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 分级技术布局:根据基层医院的实际条件,优先推广常规生殖疾病诊疗技术(如排卵监测、不孕基础病因筛查等),逐步推进PGT等高端技术在具备条件的机构落地,避免“一刀切”


  • 同质化培训体系:通过学术会议、进修学习、专家下基层带教等多种形式,强化基层医生对常见生殖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输卵管性不孕等)的诊断与处理能力,实现基础技术的标准化操作;


  • 双向转诊机制:明确基层与上级医院的诊疗分工——常规疾病在基层解决,疑难复杂病例(如染色体异常、高龄不孕等)通过会诊或转诊至专科医院,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诊疗格局。随着区域医疗协作的深化及交通便利性提升,基层与上级医院的技术差距将逐步缩小,最终实现“常见病基层可治,疑难病精准转诊”的目标。



专家简介

图片1.png

颜军昊

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  院长

❀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国家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亚太生殖协会生殖遗传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 常委、临床学组副组长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殖免疫专委会 副主委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在New Engl JAMA等发表论文100余篇。 


责编:霍盼



评论(0)
精彩评论
精彩推荐